在交大77、78级校友高考恢复四十周年纪念日重聚之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77级校友朱晓东教授,作为全国首届交大首批入选CUSPEA计划的学者,他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赴多伦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在布朗大学任教3年。
此后,朱晓东在摩托罗达中央实验室、霍尼韦尔公司从事研发工作。2001年之后,他三次创业,从芯片代加工,到数字机顶盒解码芯片,再到目前的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核心RFID芯片。采访的短短时间内,朱晓东学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万物互联的新一代革命浪潮。
创业之术,技术为王
朱晓东是江苏仪征人,1977年参加高考,进入上海交大6系机械系学习了一个学期之后,被调入新成立的应用物理系。那个年代数理化是深受学子喜爱的专业,他欣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1979年,恰逢李政道先生提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1980年夏天,朱晓东以优异的考试成绩成为交大首批入选全国首届CUSPEA的学者。1981年夏天,他前往普渡大学深造,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博士期间,朱晓东重点研究电子自旋量子动力学,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他后来在半导体行业的突出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士毕业后,他在多伦多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并在布朗大学做了三年助理教授。
90年代,朱晓东进入摩托罗拉中央实验室,摩托罗拉希望将此打造成21世纪的贝尔实验室,在经费和资源上给予了大量支持,这让朱晓东可以研究很多感兴趣的课题,量子器件、有机材料,电磁存储等等,8年的时间里,朱晓东手中诞生了100多个专利。“那是我最快乐的八年,现在想起来都特别幸福。”回忆起那一段时光,朱晓东学长认为,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后来,朱晓东受霍尼韦尔公司邀请,领导用于洲际导弹上的磁存储MRAM项目研发,该项目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硅谷风投的目光。在风投的邀请下,这个项目计划独立出来,朱晓东就此踏上创业之路。
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项目还未正式启动,突乎其来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使得风投公司那边的资金链断裂,来去匆匆的首次创业尝试便腹死胎中了。不甘心的朱晓东决定创办一家半导体代加工企业,他到南加州和高通、Intel、德州仪器等巨头公司谈合作,和凯雷资本谈融资,2002年3月,联合创办了Jazz Semiconductor公司,从事半导体代加工。2007年,朱晓东卖掉这家公司回到北京,专门研发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解码芯片,进行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而这款芯片也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2011年,这家公司被硅谷的一家上市公司收购。
2012年,朱晓东回到了老家江苏仪征,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这一次他思考了很久,选择了物联网行业,他要做出国际一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读写芯片。多次创业经历让朱晓东领悟到,在国内进行技术创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技术门槛,要做最好的东西,要做具有突破性革命性,才能引导全球范围内产业革命。
万物互联,连接赋能
谈及为何想在物联网领域内深耕,朱晓东认为,中国没有赶上前两次信息革命——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中兴事件的警示很大,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心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模式创新。对于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中国最有希望可以在技术核心领域引领全球的发展。朱晓东表示,他目前研发的RFID读写芯片和标签芯片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可以将标签的成本控制在两毛钱以下,可以大大降低万物互联时代的生产成本。标签芯片是一种无源芯片,通过内置的天线将RFID读写芯片发出的部分电磁信号转化成电能进行供电,而且可以和读写芯片进行异步的双向通信。他们的读写芯片从巨大的噪声中提取标签芯片发送的信号的能力十分强大,类似于一个人在大礼堂里的扩音喇叭旁边,可以分辨出几十米以外一个角落里小蚊子煽动翅膀发出的同频的声音。
这种芯片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比如目前火热的新零售,无人售货店,还有大型的仓储物流环节。他们现有的产品已经成功地应用正在全国实施的公安部汽车电子车牌项目上。通过这种技术,他们可以给每一个产品打上烙印,关注其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动态,从而分析获取的数据来帮助企业更好的经营产品。
朱晓东学长还透露,公司正在研发第三代芯片,将NFC(近场通讯)和RFID集成做成单芯片,此智能手机的未来标配将促成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影响远大于互联网的移动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AI之路,路在何方
进入物联网行业,朱晓东还有自己对于人工智能探索的一种考虑。90年代在摩托罗拉实验室的工作期间,他曾经主导过一个人工智能的研究项目。他们购买了几百个CPU芯片来搭建人工智能的硬件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软件研究AI,但项目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朱晓东认为,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四个要素,一是要具有存储功能,拥有记忆能力;二是能够接受信息的输入;三是系统具有随机性,人工智能的硬件已经先行确定,但是人脑内连接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是不固定的;四是存在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性,人脑有10的11次方的神经元数目,单个神经元具有10的5次方的连接,总的就是10的16次方的连接,这种硬件条件在现有情况下不可能做到。以上四点是他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对于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朱晓东认为在硬件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只是在软件算法层面的进展,AI的前景并不乐观。
但是进入了物联网之后,一旦有所突破,万物相连,然后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节点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那么就有可能构成一张和神经元连接数相媲美的网络,这张网络具有的自发性和随机性,远非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能所力及的,这个系统可以满足随机性和量变到质变这两个条件,就存在足够的想象空间来实现人工智能,这也是他觉得最有可能探索人工智能的一条路径。
朱晓东学长借用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理论,他觉得自己受益于当年在交大和国外高校的物理学教育,遇事习惯追究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在他的学习和创业经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也希望物理学院的学子能充满自信,抓住事情的本质,去解决世界上不同领域的顶级难题,开创自己的事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