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oquium
放射性核束物理

日期:2014-03-26 阅读:1560

摘要

放射性核束物理是当前核物理领域前沿。实验上利用放射性次级束流,开展对丰中子或丰质子不稳定原子核结构与反应的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稳定原子核不到300个,而理论预言物质世界可以存在8000多个原子核,所以96%以上属于不稳定。特别是在非常丰中子或非常丰质子区域(通常称为奇特核),外层核子与核芯的结合较弱,从而产生一些与通常原子核很不一样的结构或性质,如:通常幻数消失或新幻数产生、分子态结构、共振态、奇异衰变等。这些新现象对当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报告将主要介绍放射性核束物理的现状和其中的新物理,重点介绍分子态结构和奇特衰变现象等。

报告人:许甫荣frxu@pku.edu.cn
邀请人:陈列文 lwchen@sjtu.edu.cn
联系人:杨洋 catherinecherry@sjtu.edu.cn

报告人简介

140326.jpg1984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7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93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5-2000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和英国萨里大学博士后;2000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主任、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美国奇特核物理理论研究所(CUSTIPEN)执行主任、北京大学–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联合核物理中心主任、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理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原子核物理评论》编委等。
主要从事量子多体理论、强相互作用、奇特原子核结构、超性能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理论研究滴线区原子核的各种奇特结构与衰变以及对天体过程的影响。从物理第一原理出发,发展基于现实核力的连续谱ab-initio壳模型,研究滴线区原子核的各种激发及跃迁;发展坐标空间连续谱能量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滴线核弱束缚量子体系;发展推转/角动量投影Skyrme-Hartree-Fock-Bogoliubov模型,通过不稳定核低位态谱学,研究滴线区核结构及连续谱影响;发展原子核集团结构模型,研究原子核分子结构态及其衰变。
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2006)、中国核物理学会“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00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学奖”(2009)、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优秀教师奖(2013)等奖励。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理科实验楼群
邮编:200240

沪交ICP备
© 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Utral App Store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