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界稳定的原子核只有不到300个,而不稳定的原子核(放射性核)估计有上万个。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发展,实验室可产生原子核的版图迅速扩大,发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发展了一大批新技术。这里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滴线区新物理;超重核合成新途径;核天体快过程的认识等。目前国际国内正在建造和准备建造的第三代放射性核束装置,将为未来几十年核物理的突破性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条件。我在报告中讨论放射性原子核前沿问题和新技术。
报告人简介
叶沿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初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7月至1986年6月在法国Grenoble大学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88年月12月在加拿大TRIUMF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1月起至今在北京大学任教,多次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访问工作。主要从事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及核探测技术工作,发表过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得过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周培源物理学奖等。主持主讲过《核物理于粒子物理导论》(国家级精品课)、《近代物理》等课程,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名师称号等。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2011、2013-2017两轮)、“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等;曾任亚洲核物理联合会理事长、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员会中方组长、日本理化所放射性束装置(RIBF)实验计划评审委员会(PAC)委员等。
Host: Yumin 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