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10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日期:2010-05-31 阅读:1804

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已经开始报名了,今年大一同学开展了第二课堂学分制,社会实践是一门必修课程了,我系已将开始了相关工作的安排,报名通知详细要求请留意如下通知。

 

   我系的社会实践部已经成立,大二沈波同学(09-10年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担任部长一职,请各位有意向的同学完成队伍前期沟通和组建,在ftp://public.sjtu.edu.cn下载附件1-4,完成填写 (用户名是:naer714,密码是public),并在6月11(周五)前,将纸质版和电子版附件汇总给沈波同学(手机13761510896 邮箱:swingingpeanut@sjtu.edu.cn)          

 

 

 

 

                  关于开展2010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团委决定继续组织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践行科学发展,共迎和谐世博”(暂定)为主题,引导青年学生弘扬世博精神,积极开展以世博为主题的科技、文化、宣讲、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活动内容
 各院(系)团委可结合本院(系)的专业特长,根据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广泛开展各类理论及成就宣讲、学业辅导、医疗卫生、科技支农、文艺演出等活动。今年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将主要分为如下十大类:
 (一)迎世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形式普及世博知识、倡导世博文明、宣传世博精神,为世博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通过社会调查、分类调研等手段,切实了解世博会给上海乃至全国各省市区所带来的人口素质、社会礼仪、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实际变化,积极探讨世博对城市发展、城市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影响;
 3、通过参加与世博会相关的各类科学技术项目,为世博会举办做好科学技术支持;
 4、通过进入世博园开展各类调查研究,了解本届世博会的运营接待、低碳环保现状、游客素质等情况,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通过参与世博园区志愿者、站点志愿者、文明志愿者等工作,为世博会召开、举行做好志愿服务,参与长期、中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和新闻中心工作,为世博会召开、举行做好行政管理和宣传工作。
 (二)“三农”问题研究实践活动
 1、号召和组织学生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奔赴全国各乡镇和农村,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报等形式普及“三农”问题有关政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三农”问题政策文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积极组织学生赴乡镇农村地区开展调研,了解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杰出成就,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宝贵和可推广经验,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典型;
 3、赴落后省份的乡镇农村地址实地考察,分析当地“三农问题”产生的症结和根源,搜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可供相关部门参考的调研型报告;
 4、切实关注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农民工群体,帮助解决农民工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5、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积极将各类农牧渔业知识引入农村,提高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含量;
 6、通过广泛宣传、公开募集等手段,使人民群众关注我国农村地区的落后现状,为农村地区发展捐献善款、善物。
 (三)援助灾区服务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宣传板报等形式,赴各地介绍西南旱灾地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南方洪涝灾区、新疆雪灾地区等地情况,使民众深入了解各地灾情及救灾现状,营造全社会齐心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
 2、根据灾区具体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我校“科技服务地方”优势,为灾区重建提出建议;
 3、通过组织公众募捐,发动企业赞助、公益基金资助,东部家庭对口支援灾区儿童等形式,为灾区募集善款、善物;
 4、以医疗卫生知识服务灾区人民;
 5、为灾区教育事业赠送书籍、文具、电脑等用品,促进灾区文化教育事业重建;
 6、灾后心理疏导方式研究,关心灾害造成的“三孤”儿童的心理健康。
 (四)公益支教服务实践活动
 1、积极组织大学生支教团队进入定点联系村,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传授先进文化教育知识;
 2、针对西部地区、乡镇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对落后地区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3、在落后地区推广普通话,指导中小学生、老年人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
 4、对于教学资源不足的中小学,通过各种募集形式,为其提供电脑、图书等教育设备;
 5、在乡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6、在支教地组织各类素质班、人才班,帮助学生强化课堂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拓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民族文化建设及和谐共进探索实践活动
 1、通过社会调查、分类调研等手段,切实了解民族政策给少数民族地区所带来的人口素质、社会礼仪、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实际变化,积极探讨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2、通过照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形式宣传普及少数民族文化,让广大群众了解并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3、通过参观地方企业,支持企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类项目,为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做好科学技术支持;
 4、通过调查、访问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了解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学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向部分学校推广双语教学课程;
 5、通过探访少数民族聚集区,深入研究民族历史,了解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给出可行的建议;
 6、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情况,了解当地卫生事业发展,对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帮助。
 (六)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形式深入城市社区、乡镇农村、学校企业等地,广泛宣讲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取得的巨大变化,引导公众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到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和走访,重温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引导学生进一步高举旗帜,树立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3、赴祖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实地调研,寻访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和国在工业、民族、科技、经济、农业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探求各地、各领域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4、赴各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调研活动,寻求各地、各领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务实做法,了解学习实践活动给各地、各领域带来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实际变化,并予以总结、宣传和推广。
 (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宣传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在基层广泛宣传2009年新医改方案,帮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内容;
 2、通过专题讲座、文艺演出、街头访问等形式,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
 3、结合所学,赴基层和落后地区开展短期医疗服务,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和常见病治疗等活动;
 4、为基层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缓解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5、通过实地考察、访问、案例分析等形式,调查农村医疗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和建议;
 6、通过实地考察,对农村公共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和梳理,形成可供相关部门参考的调研报告。
 (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活动
 1、鼓励大学生根据市场调研,听取相关专家、导师建议,完善自身创业计划,将创业计划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将个人的创业理想付诸实践;
 2、鼓励大学生赴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开展暑期实习,通过积累职场工作经验,为个人日后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3、积极进行有市场潜力的科技创新类项目研究,寻求与相关企业对接,使科技类项目市场化、企业化,创造经济利润;
 4、鼓励学生深入政府部门开展创业创新类主题调研,探索当前创业创新上存在的桎梏,为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性意见;
 5、深入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就其运营现状、管理模式展开分析研究,提出创新性意见。
 (九)社会民生热点调研实践活动
 1、就经济适用房、拆迁、廉租房等住房相关制度展开调研,了解普通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实际需求,分析“高房价”现象背后的实际原因,倡导正确、积极的房产投资观念;
 2、就“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展开调研,考察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后的运营情况,了解涉及卫生服务体系再造、健康干预模式转变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就我们教育问题展开调研,分析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费用高等不和谐现象的成因;
 4、就通货膨胀、分配不均、生产安全事故、人口老龄化、户籍制度、大学生就业等其他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展开调研,形成专业、可供有关部门参考的调研报告。
 (十)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宣传板报、图片展等形式,走近普通百姓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养成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
 2、联合媒体及各类公益组织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行监督,推动其进行绿色科技类改革,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3、利用自身学术优势,积极参与低碳环保类科技类项目,推动低碳环保类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
 4、深入各地开展低碳环保类主题调研,掌握企业、单位、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深化低碳环保成效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和立项阶段(2010年5月—6月中旬)
 各院(系)团委和校直属学生组织开展宣讲和实践动员,于6月11日(周一)前将立项项目等汇总信息上报校团委备案,并推荐候选重点团队名单,每个院(系)可推荐2支。校团委将于6月14日(周五)至6月19日(周六)组织对候选重点团队进行审核,并确定若干支重点团队。
 (二)项目准备阶段(2010年6月)
 已确定的实践项目,在此期间应进一步做好实践活动的准备,并完善项目计划。6月,校团委将组织联系人会议和团长会议。6月底,校团委将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仪式,各院(系)团委和重点团队需派专人参加。
 (三)项目实施阶段(2010年7—8月)
 各实践团队于7—8月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期间,各院(系)团委和重点团队需设专人掌握实践团队的项目进展,将进展情况和新闻信息及时报送至校团委,并向有关媒体报道相关新闻。
 (四)总结和表彰阶段(2010年9月)
 各院(系)团委应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在开学后两周内将总结材料、参加评选的项目材料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将对优秀项目、先进个人等进行评选和表彰。具体通知另行下发。
 

四、申报事项
 (一)实践项目申报
 1、各院(系)团委对本院(系)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对通过审核的项目进行统一的三位数申请表编号(如010);
 2、团队填写完整的《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表》(附件1)、《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信息表》(附件2),学院团委填写《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暑期社会实践购买保险学生名单汇总表》(附件3)、《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备案表》(附件4)等相关材料;
 3、以院(系)为单位,将上述材料纸质版于6月11日(周五)至6月14日(周一),12:00—13:30或18:30—20:30交至学生活动办事大厅(逸夫科技楼100),并将电子版于6月14日(周一)前上传至团指定ftp

 

 (二)重点团队申报
 各院(系)团委需在6月14日(周一)前向校团委提交候选重点团队名单,候选重点团队将由各院(系)团委自行选拔产生。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院(系)团委要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措施。要明确责任,按照今年活动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对本学院实践活动的项目做出精心设计和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落实具体措施,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院(系)各有关部门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党政领导关心,宣传和学生工作部门大力支持,团委协调统筹的实践活动体系和院系积极配合,广大学生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密切配合,加强宣传
 各院(系)团委要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活动覆盖面。要积极联系各新闻媒介,结合活动重点和特色,认真规划宣传方案,组建有效的宣传报道队伍,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及时、深入的报道,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以DV资料、实物、图片、照片反映和记载实践过程。充分利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工作简报、网站等资源,拓展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要注重收集、保存活动资料,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简报编辑和资料报送工作。

 (三)加强培训,讲求实效
 各院(系)团委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活动前培训,帮助在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素质上做好准备。要引导青年学生深怀爱民恤民之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减少当地接待负担,切实为农村群众提供有效帮助。活动后期要回馈情况,交流体会,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要提高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人数,提高社会实践科技含量。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四)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各院(系)团委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化运行和项目化推进;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周密的策划,做好活动预案;要保证实践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要将活动方案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安全。在广泛发动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着重强调学生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团队特别是赴外省市实践团队的安全保障工作,明确暑假期间学院的值班老师联系方式,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
 六、总结和表彰
 各院(系)团委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重收集活动资料,挖掘典型事迹和人物,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准备工作。要加强活动信息的反馈,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简报编辑和资料报送工作,简报的质、量及时效性将作为评审各院系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要注重收集、整理、保存活动中的照片、音像资料,尤其要加强活动录像的摄制、编辑工作。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理科实验楼群
邮编:200240

沪交ICP备
© be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Utral App Store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